2020年10月,周浦学区与浦东新区教育发展基金会首次合作,依托赴美教师志愿讲习团优质资源,启动“种子”教师培养工程,成绩斐然。2年后的9月双方再度“牵手”续约,20位青年教师和9位导师结对成为师徒,提升周浦学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深化紧密型学区建设,在培养首期“种子”教师生根目标基础上,开展第二期“种子”教师培养工程项目总结展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资料图】
2023年6月16下午,第二期“种子”教师培养工程项目于上海市澧溪中学(年家浜路校区)四楼演播厅进行了成果展示,总结工作中的亮点和不足的同时,学员们更以“看得见”的飞速成长,向导师一年来的引领致敬。
浦东新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毛力熊、浦东新区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焦亚蛟、浦东新区组织人事处处长吴瑶、浦东新区教育局外事办负责人吕翠红、原市教研室副主任赵才欣、浦东新区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倪似玉、周浦镇党委书记闵庆峰、周浦镇副镇长盛丽萍等领导出席本次展示活动。周浦学区各校校长、书记,周浦镇各社区书记、主任,浦东新区周浦学区共建单位领导,浦东新区赴美研修优秀教师代表,周浦学区第一、第二“种子”教师培育项目全体带教导师、学员,周浦学区青年教师代表、各校家长代表共同参与本次展示活动。活动由周浦学区治理委员会副主任、傅雷小学校长王雅琴主持。
领导寄语增力量
浦东新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毛力熊对赴美研修项目“洋为中用”的本土化实践表示肯定,称培养项目的目标设计有高度、方案落实有力度、成果提炼有亮度,“种子”的成长以及项目在教学、教科研、班主任工作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他希望:一要进一步加强紧密型学区建设,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二要继续通过培养优秀青年教师,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三要勇担教育综合改革使命,助力浦东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浦东新区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焦亚蛟对本次“种子”教师培养项目做了回顾,自项目的前期筹划到落地启动、自项目的横向合作到具体实施,“种子”教师培养项目始终围绕四个方面展开:教师队伍包括领导队伍建设是一个长周期的投入;项目学员在高尚情操和精湛业务两个方面不断成长;项目工作的推进与延伸细腻、细致地设计;项目不断开发与改革,不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深化。最后,焦亚蛟理事长提出展望,望周浦学区教师队伍的建设,能够继续创新,能够继续创新。
教学展示显风采
浦东新区教育发展基金会与周浦学区合作项目启动至今,已有17名赴美研修教师团的导师、40名周浦学区的青年“种子”教师参与了项目。本期“种子”教师培养项目总结展示活动上,各位与会领导、老师与家长代表进入教室,真切感受三位种子教师的教学风采。
中学语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傅雷中学计沈帆)
小学数学:可能性(周浦三小储李婕)
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书包“瘦身”记(澧溪小学张诗语)
凝聚力量共奋进
总结交流结硕果
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强有力的内生的力量,还需要来自外部的高位的引领与影响,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种子就会不断汲取力量,得以破土而出。结业仪式现场,澧溪中学樊媛媛、傅雷中学郑雪莹、周浦二小王思佳、澧溪小学王怡雯、育才学校沈舒芬等5位“种子教师”以情景剧的方式,共同给敬爱的导师“写”了一封信,字里行间,诉说着“种子”的心声。从导师见面会,到线上论文指导、线下实践指导,“种子教师”们深学细悟求发展,展现年轻教师最宝贵的朝气、活力、赤忱和梦想。
全体种子教师致导师的一封信:
“种子”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导师带教解惑助成长的辛勤付出。导师的言传身教、无私分享,让年轻的他们懂得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鼓起勇气尝试青年教师的课题申报、参加创新成果奖的评比,争取到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我,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这一年来,越来越多的“种子”教师在导师手把手的带教下,悄悄“萌芽”,蓄力成长。
“项目中充满了“阳光”、“土壤”,“大树”与“幼苗”共同营造和谐成长的意蕴……”赴美研修教师志愿讲习团召集人郑钢老师以“双向奔赴赋能成长”为题,分享了项目的逻辑起点、路径建构与实践风采。
有26年教龄的张燕军是建平实验中学资深英语教师也是导师团的一员,“助力教育均衡携手共促提升”是张老师分享的主题,即项目如何借力“提高政治站位回馈组织培养”,通过“挖掘多种资源助推专业精进”,从而“以点带动团队持久蓄力前行”。
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孙伟菁老师与上海市五三中学王丹旦老师,以“点燃星星之火汇聚浩瀚星河”为题,分享他们在带教过程中的感触——强化主体性、突出共生性、体现创新性。
献花合影谢恩师
从整体架构到活动组织,导师们的精心、用心,让“种子”教师们感受导师们的魅力与力量。“种子”教师们用一捧芬芳的花束,表达发自内心的感谢与感恩,更特别感谢浦东新区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倪似玉老师对项目细节事项的负责与操持。
合作项目搭平台
周浦学区治理委员会主任、澧溪中学朱国花校长书记以“相信种子的力量静待花开的声音”为题作项目结。
专家点评提层次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原副主任赵才欣老师做项目点评。赵老师充分肯定项目及项目“种子”教师的发展,衷心祝福“种子”教师拥有实现专业成长的强大后盾,从新区教育行政、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学段中心到教育发展基金会组成了“3+1”区级支撑机制;真情点赞带教导师与“种子”教师拥有的深爱教育的一片“阳光”以及源于“阳光”的一道风景;真切赞扬“种子”教师所拥有的后劲。同时,也从教育新形势出发为后续“种子”教师培养工程项目提出中肯的建议,并期望教师们立足直面当下问题,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将项目做得更优更精。
表彰颁奖促创新
从一粒种子,到一棵大树,再到一片森林。短短一年里,周浦学区二期“种子教师”培养计划收硕果累累:65项成果获得了等第奖,其中有“种子”教师获奖22项,有9人次公开发表了论文,课题立项7项,赴美团队中43名教师获奖。教师提供成果形式多样,视野宽阔,聚焦问题,内涵丰富,极富创新。
正如于漪老师所说,“教师的一个肩膀肩负着孩子的未来,另一个肩膀肩负着民族的未来。”专业发展的长度、成全他人的阔度、灵魂升华的高度,我们的“种子”教师就是在光芒的照耀下不断地成长着——“种子”教师培养项目的力量就在于此。在这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相信“种子”教师们会继续不断追求自己专业生命的发展和完善,因为我们是培育生命、影响生命的人。
点点星火,汇聚成炬;风雨同舟,和衷共济。也相信未来周浦学区第三期“种子”教师培养项目,将继续为学区建设带来“新机”,注入“活水”。
标签: